這篇教育機構退費維權攻略,整理給需要退費的家長
教育機構拒不退費,如何實現退費,可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二項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活,總體來說,協商是首選,投訴是手段,訴訟是保障,一定要找專業的律師去跟機構協商,效果事半功倍。
讓教育機構退費,在協商之前,務必做好準備工作:
是教育機構是否私賬收款,是否偷稅,歸稅務局管;
是教育機構是否取得辦學許可證,歸教育局管;
.
是教育機構是否虛假宣傳,歸工商句管。
多數的機構都有可能存在這3️3個方面的問題。
.
a。在該情況中,比較明顯的根本違約比較容易獲得支持。比如培訓機構停業,擅自變更上課地點,培訓機構在合同📃中作出特定承N沒有實現等等。當然也有很多情況下,F院認為消F者一方證據不足,或者認為雖然培訓機構履行有瑕疵,但不構成❌根本違約,消F者不足以據此解除合同
概不退費條款通常是被判無效的嗎?
b.實際上,該類條款是培訓機構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并非與消F者訂立合同📃時協商的結果。如未盡提示義務,通常也被認為是限Z消F者權利,進而被認定無效。如果遇到類似問題,可以點擊重慶免費法律咨詢
1.主動協商:嘗試主動和教育機構溝通,在溝通中留下證據,后面起訴可以用到的
2.舉報投訴:溝通沒有用的話,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包括教育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
3.民事訴訟:如果以上都沒用的話,就要進行強硬措施,去法院提起訴訟🇨🇳
教育服務合同退費糾紛的四種處理方式是什么
1、招生廣告或服務合同約定“無效退費”的,消費者主張全額退款應當依照該約定履行。教育服務機構為招攬生源,在招生廣告或服務合同中寫明能夠通過教育服務實現某特定的目標,這一目標通常是使消費者的成績達到某一標準,在該目標未實現時,消費者據此主張教育機構全額退款的糾紛中,因約定的“無效退費”條款可以看作合同目標未實現時的補償方式,故而消費者在沒有實現合同目的時要求教育機構承擔相應退費責任的請求應當予以支持。
2、服務合同未履行完畢,消費者提出解除合同的,根據公平原則教育機構應退還部分服務費用。教育服務合同往往約定合同簽訂后即不退還服務費,或約定一個較短的退費期,退費期過后消費者不得要求退還服務費。但由于教育服務合同往往具有履行期限較長的特點,履行期間消費者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提前終止履行合同,根據權利義務相對等的公平原則,這時消費者主張教育機構退還部分服務費用的,應根據具體案情予以支持。
3、消費者實際接受教育服務并不能證明所受服務與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存在價差的,要求退還服務費的請求不能得到支持。有的案件中,消費者雖然提出接受的服務與合同約定內容不符,但不能予以證明,有的雖然能夠證明內容存在差異,但不能進一步證明兩種服務的價格差異,而且消費者已經實際接受了相應的教育服務且未提出異議。在此情況下,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以及公平對價原則,對消費者仍要求教育機構退還服務費用的請求一般不能予以支持。
4、消費者和教育機構就教育服務的內容、數量和價格各執一詞的,對有證據證明的主張予以采信并據此判斷是否存在退費事由。由于教育服務合同履行方式的特殊性,雙方當事人往往在履行中均不太注意收集和保留相關證據,因此在糾紛訴至法院時舉證就會出現困難,法官只能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有限的證據,結合舉證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判定事實,在教育機構不能證明提供的服務內容、數量和價格與消費者交納的服務費用相符時,就可能被判定需返還差額部分的價款。
我們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相似判例來幫您解答,快速達成您的訴求